别再吹美国离不开中国商品这些潜伏在我国的美国货你知道吗?

时间: 2025-05-20 00:10:57 |   作者: 电子万能试验机

产品详情

  这意味着,中国商品如果想要卖往美国,必须需要给出大约104%的关税,成本可谓大大增加。

  但即便如此,当地市民们却依旧在不断扫货,其中中国商品相对更因为物美价廉,甚至直接被买空了。

  某种程度上来说,这话确实不假,但各位明白吗,其实中国对某些美国商品也非常依赖。

  在中国超市的货架上,有不少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产品,它们都是“美国户口”,那么这一些品牌究竟有哪些呢?

  作为中国最早涉足美妆行业的品牌,曾经的“大宝”,在国内不管是市场占有率还是知名度都非常高。

  在每个中底层家庭的桌子上,几乎都能看到“大宝SOD蜜”白瓶红盖的亲切的老包装,一眼看上去,满是民族情怀。

  但大家或许想不到,这个经常被外人称为“老国货”的品牌,实际上却早已不是国货。

  或许是为了无缝衔接“大宝”品牌原本的受众,强生集团在接手“大宝”之后,并没有更改它原本的包装和宣传策略。

  这大概也是为何会有那么多不知情的消费者,始终把“大宝SOD蜜”当成国货的原因之一。

  一听到这两个品牌的名字,相信大部分中国人的第一印象,都会觉得它们是国货品牌。

  但实际上,“哈尔滨啤酒”早在2004年就被美国安海斯-布希公司收购,目前隶属于著名酒业品牌“百威”旗下。

  而“小肥羊火锅”的收购商则更为知名,他就是肯德基和必胜客的母公司—美国百胜集团。

  再来说说“舒肤佳”“飘柔”和“海飞丝”,这三个品牌几乎在各大商场都能看见,在国内的知名度也非常高。

  但事实却恰恰相反,实际上,这三个品牌从一开始,就是美国宝洁公司旗下的产品。

  之所以会让大家产生老国货的印象,大概完全是因为,他们进入中国实在是太早了。

  为了迎合消费者,他们不仅将产品名字进行了中国化改造,就连广告也很有中国特色。

  值得一提的是,宝洁公司旗下还有一个品牌,也经常被消费者们误认为是国货品牌。

  它就是“南孚电池”,当年它“一节更比六节强”的广告语让这个牌子家喻户晓。

  不过自从2003年之后,“南孚电池”就已经被宝洁公司正式收购,现在又被转卖,说它是国货老品牌,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。

  他们虽然名字听起来很“中国”,但其实一个属于雀巢集团,另一个则是新加坡丰益国际旗下的公司。

  毕竟这一些品牌发展到现在,大多数都是在中国本地选原料,建厂生产,员工甚至是经营者也基本都是中国人。

 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除了公司所有权和起源是美国的以外,这一些品牌在很多方面与美国其实已经没有多大关联了。

  尤其是中美双边贸易之间,虽然相互依赖的方向不同,但绝大多数都是呈现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的互补关系。

  这线号下午国务院发布的《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》白皮书中提供的数据来看。

  去年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产品,大部分都是电机设备及零件、玩具、游戏机、家具、塑料制品、衣物等相对低级的产品。

  且中国的劳动力在兼具高素质的同时,又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廉,在制造业方面,确实比较占据优势。

  而去年美国所出口的,则是矿物燃料、电机产品、含油农作物、药品以及各种高精尖设备。

  显而易见,比起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,美国输出到中国的这一些产品,价格无疑会更高。

  用白皮书上的话来说,那就是,美国是中国最大的服务贸易逆差来源地,且这个趋势依旧在不断扩大。

  最佳的代表就是特朗普,他希望重整美国的制造业,让美国公司在本土建厂,但这符合实际吗?

  由于技术上的含金量较低,生产一部几千元的苹果手机,中国工厂却只能从中拿到几百甚至几十的收益,大头都被美国赚走了。

  不费劲,轻轻松松就能拿下几千元的收益,苹果公司的CEO与董事会,当然更倾向于这种方式。

  首先是将生产线迁回美国的时间以及金钱支出,其他的还有美国昂贵的人力费用,以及某些原材料供应等问题,这些都是阻碍。

  美国多位供应链专家直言:在美国本土独立制造苹果产品,这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。

  就连美国著名分析师也表示:“如果真要这么做的话,不含关税的情况下,苹果至少要卖到3500美元才行。”

  3500美元,换算成人民币大约要2.5万元,这个价位的苹果手机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,都很难负担得起。

  如果特朗普强逼“苹果”搬回本土的话,那无疑会造成苹果公司、消费者以及工厂三方利益受损。

  这也难怪为什么特朗普刚一宣布要对中国实行104%关税,就有美国新闻媒体报道称:

  值得一提的是,虽然崇尚和平和国际自由贸易,但对于美国征收104%关税,中国的态度可毫不客气。

  “(中国)将在北京时间4月10号中午12点起,对美国进口商品同等加征34%关税。”

  接着又是今天下午,外交部斩钉截铁的回应:“中国的主权、安全和发展利益不容侵犯”。

  不得不说,国家强大确实有底气,像是中国台湾地区的台积电公司,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,就必须乖乖前往美国本土建厂。

  特朗普关税政策一下来,超市涨价、国民、就连商会和一些政商界人士都对他非常不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