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产品中心

沈阳航空集群助力锐翔四座电动飞机全球首款适航

时间: 2025-04-25 18:30:29 |   作者: 产品中心

产品详情

  你的未来出行会被电动飞机改变吗?在沈阳,一场航空产业的革命正在上演。近日,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副院长熊需海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最新成果——全球首款获得适航证的新能源四座电动飞机。这款名为‘锐翔’的电动飞机,不仅改变了传统通航飞机的油动历史,更标志着沈阳航空产业集群迈向了新的高度。

  锐翔四座电动飞机的成功适航,是沈阳市航空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缩影。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4年,沈阳航空航天产业产值已超千亿元。在工业与信息化部公布的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中,沈阳航空集群上榜,成为‘国家队’的新成员。这一成绩的背后,是沈阳市多年来在航空产业领域深耕细作的结果。

  沈阳,作为我国航空产业的摇篮,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底蕴。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家歼击机飞机制造厂、第一台航空喷气发动机,以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。近年来,沈阳更是成为了全球首架商业化载人水上电动飞机、全球首款四座氢内燃飞机等产品的研发与首飞地,同时也是全国唯一具备新能源电动飞机量产能力的城市。

  如今的沈阳,已构建形成了产品品种类型齐全、供应链体系健全、产业生态完整的航空产业集群。从南到北,从城市中心到偏远县域,处处都可以感觉到航空产业的蓬勃发展。在浑南区和苏家屯区,依托沈飞民机、中航发沈阳黎明等重点企业建立的沈阳航空产业园,正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用航空产业聚集区。而在沈北新区,一座重点发展航空产业、航天产业及空天衍生产业的‘空天之城’正快速崛起。

  在法库县,总体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的法库通航产业基地正向‘低空经济’发力,依托财湖机场重点发展通用航空、无人机及航空旅游等特色产业。这些布局之下,是充满了许多活力的创新生态和与日俱增的创新主体。

  沈飞民机浑南厂区的空客A220项目前机身和后桶段第500架份交付仪式上,空客公司高度赞扬了沈阳团队在准时交付、质量改进等方面的成就。沈飞民机科技委副主任陈宏峰表示,作为空客A220项目前机身、后桶段、舱门的全球唯一供应商,十余年来,沈飞民机在研发设计、装配集成、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不断加强。

  在沈阳市逐渐完备的政策环境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下,沈飞民机的市场规模逐步扩大,生产研发环境也更舒适便利。‘以前遇到零件装配不合适的情况,怎么也得两到三天才能解决,现在随着慢慢的变多的配套企业入驻园区,可能半个小时就处理了,中间省去了很多物流运输成本。’陈宏峰说。

  为不断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,沈阳市组建太行实验室辽宁研究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,实施‘兴沈英才计划’,组建航空产业基金,向集群汇聚优质的创新载体、人才、资金等要素。目前,集群拥有沈飞、黎明、六○一所、六○六所等国内知名主机厂所及配套企业200余户,国家专精特新‘小巨人’企业19户,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8个;拥有4位航空领域院士,航空领域从业者6万余人。

  集群不仅是地理上邻近的企业和机构,更应是在产品、资本、信息等方面能产生‘化学反应’的群体。‘航空产业的头部效应十分明显,未来一定会从企业间的竞争发展为平台间、地区间的竞争。’沈阳西子航空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宏波一针见血。

  从最初成立时十几人的规模,现如今,沈阳西子航空已成长为东北复合材料研发生产的头部企业,是领域内多家航空企业的优质供应商。‘在集群发展中,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带动很重要。’顾宏波表示,沈阳西子航空以‘风险共担模式’与次级供应商开展合作,以此来倒逼公司进行成本管理、精益化生产,帮助其更好成长。

  同时,他们还将组织召开供应商大会,进行市场运营、技术创新、成本管控等方面的管理培训,以期共同做大规模、做好质量、做强技术。为避免‘集而不群’,沈阳市将充分的发挥辽宁省航空产业促进会、沈阳市航空产业集团等促进机构的作用,充分整合各类科技、金融、人才、数据等要素资源向集群汇聚。

  多组织企业组织‘揭榜挂帅’、首件联合研发、重大核心技术攻关等活动。招引一批优质项目,用项目将企业‘聚’在一起,引导集群高水平质量的发展。距离沈飞民机不远处就是沈阳桃仙国际机场,采访间隙,一架飞机正在起飞。相信沈阳的航空产业,也会像这飞机一样,冲入云霄,飞向更远。

  未来3-5年,沈阳航空产业集群将怎么样发展?是否会引领全球航空产业的电动化转型?你认为未来电动飞机是否会成为主流出行方式?让我们大家一起期待沈阳航空产业的下一个高光时刻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